顶级显卡固然强悍,昂贵的价格注定它只能是少数发烧友的的私人珍藏。
低端独显当然实惠,偏弱的性能使其只能成为入门级高清游戏的基石。
中庸产品,性能不算强,价格不算低,但它却是大多数消费者的一致选择。这就是受追求画质的玩家欢迎的千元级显卡市场。
麻烦随之而来,混乱的市场,繁多的显示芯片,该如何去选?
购买千元级显卡的用户多是玩家和游戏用户,它们无法忍受低端显卡在性能上的不足,却也没有更多的预算购买顶级产品。他们只好选择一款既能兼顾性能,也能兼顾价格的产品。于是它们将目光投向千元级市场,因为这个价位段的产品正好能符合他们的需求。因为他们需要用这样的产品来征服《尘埃3》、《失落的星球2》等DirectX 11大作。
于是他们开始关注千元级市场,打算购买一款称心的产品,可是却发现在如今的千元级价位上(899元~1099元),可供玩家选择的产品非常多,芯片的型号也异常复杂。首先是NVIDIA方面,在这个价位段上的主力产品是第二代DirectX 11显卡GTX 550Ti(NVIDIA第一代和第二代DirectX 11显卡分别为GTX 400系列和GTX 500系列,AMD第一代和第二代DirectX 11显卡分别为HD 5000系列和HD 6000系列),此外还有部分第一代DirectX 11显卡GTX 460和GTS 450在售;AMD方面,在这个价位段上的主力产品是第二代DirectX 11显卡HD 6790,以及部分HD 6850。不难看出,目前在千元级价位上主要有5款采用不同芯片的产品在售。再加上各种衍生的超频版产品,就连一些资深玩家在选购时都比较犯愁。近期,我们也通过MCPLive.CN、Email等各种渠道收到诸如“900元应该买什么显卡”、“GTX 550Ti现在买合适吗”等大量有关千元级显卡的咨询,因此我们组织了本次千元级大型横向评测,目的是帮助大家理清选购思路,挑选到适合自己的产品。鉴于千元级价位上型号众多,本次横评不再针对某一特定芯片的产品进行测试,而是收集了30款目前厂商在售的、价格在899元~1099元价位的热门产品,在相同的标准下统一进行测试。
考虑到千元级显卡的消费群,基本上都是既追求性能,又要衡量购买成本的主流游戏玩家。因此,高性价比的中高端配件通常会成为他们攒机的首选。所以,为了尽量模拟这些用户的使用环境,我们决定以羿龙Ⅱ X6 1075T这款高性价比的六核心处理器为中心,搭建了本次款产品的标准,每个子项的满分都是10分,合计50分。下文是每个子项的具体说明和评分标准。
硬件平台
处理器 | Phenom Ⅱ X6 1075T |
内存 | 金邦白金DDR3 1600 2GB×2 |
主板 | 技嘉GA-990FXA-UD7 |
硬盘 | 希捷酷鱼7200.12 1TB |
电源 | Tt Toughpower 1200W |
软件环境
操作系统 | Windows 7 64bit 旗舰版 |
AMD显卡驱动 | 11-8_vista64_win7_64_dd_ccc_ocl |
NVIDIA显卡驱动 | 280.26-desktop-win7-winvista-64bit-international-whql |
供电设计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款显卡的稳定性、超频性能,并可以较好地反映出一款显卡的用料情况。在实际应用中,一些供电设计出色的显卡的超频幅度往往更高,因此大多数玩家在选购显卡时,都将目光投向显卡的供电设计,并依此作为评判显卡优劣的重要标准。根据千元级显卡的特点,我们制定了如下评分标准:
1.具备3+1相供电设计的产品获得6分,在此基础上使用电气性能较好的MOSFET(例如SO-8封装形式的MOSFET)或者贴片电感等较好用料的产品再加一分,即7分。
2.具备4+1(或4+2)相供电设计的产品获得7分,在此基础上使用电气性能较好的MOSFET或者贴片电感等较好的用料再加一分,即8分。
3.具备5相以上或者等效6相以上核心供电设计的产品获得8分,在此基础上使用电气性能较好的MOSFET或者贴片电感等较好用料的产品再加一分,即9分。
随着GPU芯片里面集成的晶体管数量的增多,如今的中高端显卡的发热量在逐步攀升,因此显卡的散热能力对显卡的稳定性和寿命是非常重要的。显卡在待机时处于2D状态,核心发热量都不高。而当显卡处于满载状态时,核心温度会大幅提升,因此显卡的满载温度就成为衡量显卡散热能力的重要标志。
1.FurMark拷机15分钟后,记录温度曲线稳定后的核心温度作为满载温度。
2.满载核心温度在60℃以下的产品将获得10分,此后以5℃为一阶,温度每升高一阶得分就降低1分:即满载核心温度在61℃~65℃的产品则获得9分;66℃~70℃的产品则获得8分,以此类推。
和散热能力的评判标准类似,我们将显卡满载时的噪音高低作为衡量显卡静音效果的标准。我们将模拟多数用户的应用环境,使用分贝仪在类似于书房的室内环境下进行开放式(平台不放入机箱)测试。
1. FurMark拷机15分钟后,用噪音计记录显卡工作噪音作为满载工作噪音。
2.满载工作噪音在50dB以内的产品,将获得10分。此后以5dB为一阶,噪音每升高一阶得分就降低1分:即满载工作噪音在51dB~55dB的产品则获得9分;56dB~60dB的产品将获得8分,以此类推。
测试过程中我们发现,此种近距离测试中能将满载工作噪音控制在55dB内的产品,我们就很难在1米开外的距离听到噪音了。这样的显卡都称得上是“静音”型产品。
我们将使用3DMark 11和3DMark Vantage(运行在“Performance”设置下)这两个基准测试软件,以及《失落的星球2》、《尘埃3》这两款DirectX 11游戏来衡量显卡的性能(采用“1920×1080+高画质”的设置)。每款显卡性能子项的终得分,将以以上4个项目测试成绩的加权平均值结果为衡量依据。
在这里,我们对特殊设计的定义是可以改善和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能提升显卡稳定性的设计,例如AMD显卡具备一个或者多个Displayport接口,可方便用户组建多屏系统;具备背板设计,可以防止磕碰和PCB弯曲;使用耦合电容,增强显卡的稳定性;显卡具备一键超频设计,方便用户超频等等。每款显卡的特殊设计的基准分为5分,拥有一个特殊设计,就加一分。
除了上述5个用户为关注的评测依据之外,部分玩家还比较看重显卡的超频能力。在这里,我们会将超频能力作为横评显卡表现的附加标准,以满足这部分玩家的需求。我们会根据每款芯片的超频能力,并结合公版频率和我们的超频经验,对采用不同芯片设计的显卡设定一个“超频合格线”。每款显卡只要能够超频至规定的频率,并通过FurMark测试,我们就予以其“超频合格”的认证,反之就打上“超频失败”的烙印。当然,此项测试不计入显卡终评分,仅供大家参考之用。
各芯片显卡超频合格线:
GTX 460合格线:850MHz、1700MHz、4600MHz(核心、流处理器、显存)
GTX 550Ti合格线:1050MHz、210 0MHz、4600MHz(核心、流处理器、显存)
GTS 450合格线:960MHz、1920MHz、4600MHz(核心、流处理器、显存)
HD 6850合格线:850MHz、4800MHz(核心、显存)
HD 6790合格线:950MHz、4600MHz(核心、显存)
通过本次横向评测,我们细细剖析了30款市售主流千元级显卡。依据它们的表现,我们选出了其中的佼佼者推荐给大家。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并非完全以性能为主要标准来判断产品的优劣。这是因为判断一款显卡的优劣,除了和它的性能相关以外,还涉及到它的供电设计、散热能力、静音效果和各种特殊设计。一款各个方面都表现出色的产品,才是用户心中的“The One”。本着这样的评判标准,我们授予在本次评测中,5项成绩总分超过40分的产品“编辑选择”奖称号。它们分别是:昂达GTX550Ti神戈、镭风HD6790毒蝎版、微星R6790 TWIN FROZR Ⅱ 1G、华硕ENGTX550Ti DC TOP/DI/1GD5和iGame550Ti烈焰战神U D5显卡。此外,影驰GTX460黑将版和迪兰恒进HD 6850酷能+1G显卡作为本次测试中性能为出色的两款产品,在“性能控”玩家的心中有着独一无二的地位。综合其1099元的价格,我们觉得它们的性价比极其出众,值得向游戏玩家们推荐。而索泰GTX550Ti-1GD5毁灭者HB则作为本次评测中,少有的采用了等效6相数字供电设计的显卡,在做工用料上可谓首屈一指,值得向“品质控”推荐。因此,授予它们“编辑推荐”奖称号。当然,如果你是“静音控”,那么可以考虑在本次评测中满载噪音在55dB及以内的产品;如果你是“用料控”,则可以重点关注在“供电设计”子项中获得8分及以上的产品;如果你是“超频控”,可以考虑通过“超频合格线”的产品。
本次横向评测的显卡受限于显卡档次,很少像GTX 560Ti、HD 6870等更高档次显卡那样,使用数字供电等豪华的供电设计,以及使用使用耦合电容来加强显卡的稳定性。3+1或者4+1相供电设计是这个档次的产品主流配置。
究其原因,一则是这个档次的产品的性能并非顶级,从实用性的角度出发并不需要太“养眼”的用料设计;二则是厂商从成本角度以及实用的原则考虑,没有赋予这个档次的产品特别优秀的用料设计。此外,千元级产品采用的特殊设计也并不多,加分较少。这类产品多是采用一键超频设计、防止PCB磕碰和弯曲的背板设计。
从本次评测可以看出,在899元~1099元的价位段上有5款采用不同芯片的产品。虽然这个价位段的产品以GTX 550Ti和HD 6790为主,但还有一些定位更高的HD 6850和GTX 460,和定位稍低的GTS 450。从性能来看,它们的性能排序是GTX 460>HD 6850>GTX 550Ti=HD 6790>GTS 450。如果你是“性能控”,那么这个价位段上的GTX 460和HD 6850无疑是这部分玩家的首选。
当然,有部分超频版的GTX 550Ti和HD 6790由于频率很高,实际性能已经非常接近HD 6850了。这其中以微星R6790 TWIN FROZR Ⅱ 1G显卡为代表,选购GTX 550Ti和HD 6790显卡的用户可以重点关注这类超频版的产品。
虽然AMD 6系列理论上都可以单卡组建三屏系统,但一般情况下要求显卡具备Displayport接口。而诸如HD 6750和HD 6570这样的中端显卡和低端A卡一般是没有搭配Displayport接口的,一则是这个档次的产品本身性能就有限,无法流畅运行在三屏状态下;二则是受限于成本,很多厂商都没有在这个档次的产品上设计Displayport接口。而HD 6790由于性能相对中低端产品有较为明显的提升,基本满足了在三屏下流畅运行的条件,因此本次参加评测的HD 6790无一例外地都加入了Displayport接口,都在“特殊设计”子项中获得1分的加分。
对大部分用户来说,在选购千元级显卡时,只需要参照本文那5个衡量千元级显卡优劣的标准即可。首先是游戏性能,在这个价位段上GTX 460和HD 6850的性能是好的。不过这类产品并不多,而且诸如用料等其他设计比不上GTX 550Ti和HD 6790中的佼佼者。因此除了游戏性能,你还需要关注供电设计。这个价位段的产品起码要拥有不低于3+1相的设计,好还能使用优秀的料件。此外,散热能力也不可小觑,我们建议购买带热管散热设计的产品。测试中,带热管的散热器性能明显优于使用不带热管的散热器。至于静音效果,也不容忽视。玩家可以参考本次测试的静音效果来加以判断。以此为基础,你还可以以个性化需求出发重点关注下显卡的特殊设计。
产品资料
流处理器 | 336 |
核心频率 | 700MHz |
流处理器频率 | 1400MHz |
显存频率 | 3700MHz |
显存规格 | 192bit/769MB/GDDR5 |
接口 | 双DVI+mini HDMI |
价格 | 999元 |
供电设计 | 8 |
散热性能 | 7 |
游戏性能 | 9.4 |
特殊设计 | 7 |
静音效果 | 8 |
超频 | X |
优点:性能出色,性价比优秀。
缺点:显存容量较小。
点评:作为上代DirectX 11产品,GTX 460系列产品在当前市场算是“稀有动物”了。在功耗控制和超频上肯定是不如新的GTX 550Ti产品。但拥有336个流处理器的猛禽GF GTX460显卡,在游戏性能上相当强劲,能轻松超越所有GTX 550Ti产品。只是768MB的显存容量显得寒碜了一些。高清分辨率下恐难满足一些游戏的高特效应用。不过,就其999元的报价来说,这款产品的性价比还是相当出色的。
产品资料
流处理器 | 336 |
核心频率 | 700MHz |
流处理器频率 | 1400MHz |
显存频率 | 3700MHz |
显存规格 | 256bit/1GB/GDDR5 |
接口 | 双DVI+mini HDMI |
价格 | 1099元 |
供电设计 | 8 |
散热性能 | 6 |
静音效果 | 7 |
游戏性能 | 9.6 |
特殊设计 | 8 |
超频 | √ |
优点:用料出色、性能优秀。
缺点:散热系统有待改进
点评:GTX 460黑将版显卡700MHz的频率确实远低于GTX 550Ti产品,但是GTX 460核心多达336个流处理器和256bit带宽等高规格优势,绝非是仅有192流处理器和192bit带宽的GTX 550Ti产品提高200~300MHz核心频率就能赶上的。测试成绩也显示,它是本次横测产品中默认性能出色的产品。而且,它还具备不错的超频能力,核心能轻松突破850MHz。相信如此表现能轻松征服性能控玩家。
产品资料
流处理器 | 288 |
核心频率 | 675MHz |
流处理器频率 | 1350MHz |
显存频率 | 3600MHz |
显存规格 | 256bit/1GB/GDDR5 |
接口 | 双DVI+mini HDMI |
价格 | 999元 |
供电设计 | 7 |
散热性能 | 7 |
静音效果 | 7 |
游戏性能 | 8.6 |
特殊设计 | 7 |
超频 | × |
优点:性能强劲,性价比较高。
缺点:散热噪音明显。
点评:PCB加固金属条、EMI处理的I/O接口等设计,凸显出铭鑫对产品细节的重视。同时,凭借GTX 460SE核心多达288个流处理器和高达256bit显存带宽的规格,世界风GTX460SE-1GBD5 炫彩版显卡的游戏性能比较出色,明显优于GTX 550Ti和Radeon HD 6790核心的产品。不过,它通过屏蔽流处理器得来的核心,在耗电和发热量上都比GeForec GTX 460核心高,需要双6pin外界供电才能正常工作。
产品资料
流处理算术逻辑单元 | 960 |
核心频率 | 775MHz |
显存频率 | 4000MHz |
显存规格 | 256bit/1GB/GDDR5 |
接口 | 双DVI+HDMI+Displayport |
价格 | 1099元 |
供电设计 | 7 |
散热性能 | 7 |
静音效果 | 9 |
游戏性能 | 8.8 |
特殊设计 | 8 |
超频 | √ |
优点:散热表现较好,接口丰富。
缺点:功耗较高。
点评:蓝宝HD6850白金版显卡为玩家准备了丰富的视频输出接口,双DVI+HDMI+Displayport的组合齐全且实用。而且,所有接口都经过了EMI防磁处理,以更好地保证影音信号传输质量。测试中,它凭借960个流处理器、256bit高显存位宽等规格优势,获得了比Radeon HD 6790和GTX 550Ti产品更优秀的性能。同时,专为静音优化设计的螺旋降噪风扇也表现出色,即使显卡满载时,噪音也几不可闻。
产品资料
流处理算术逻辑单元 | 960 |
核心频率 | 820MHz |
显存频率 | 4400MHz |
显存规格 | 256bit/1GB/GDDR5 |
接口 | 双DVI+HDMI+mini Displayport |
价格 | 1099元 |
供电设计 | 8 |
散热性能 | 6 |
静音效果 | 7 |
游戏性能 | 9.4 |
特殊设计 | 8 |
超频 | √ |
优点:性能出色,做工用料优秀。
缺点:散热性能稍差
点评:HD 6850酷能+1G显卡820MHz、4400MHz的核心、显存频率远高于其他Radeon HD 6850产品。这使它在性能测试中的表现更为出色,成为了本次横测的前三甲。不过,较高的默认频率也给散热系统带来了更大压力。拷机测试中,它的满载温度达到了76℃,而且工作噪音也比较明显。虽然,它还能通过超频进一步提升性能。但,还请玩家们注意改善超频状态下显卡的散热条件。
产品资料
流处理算术逻辑单元 | 960 |
核心频率 | 775MHz |
显存频率 | 4000MHz |
显存规格 | 256bit/1GB/GDDR5 |
接口 | DVI+HDMI+双Mini Displayport |
价格 | 1099元 |
供电设计 | 8 |
散热性能 | 5 |
静音效果 | 6 |
游戏性能 | 8.8 |
特殊设计 | 7 |
超频 | × |
优点:做工用料出色,单插槽设计。
缺点:散热系统有待改进。
点评:HD-685X-ZHF限量版显卡是款很有个性的非公版Radeon HD 6850产品。它采用了单插槽散热设计,靠离心风扇侧吹散热片进行散热,类似曾经Radeon HD 4850的公版散热设计。同时,还不惜工本的使用了8层PCB板设计。三相核心供电也都采用了高品质电感加DrMOS的用料。测试中,它的性能也位列本次横测产品的前五强。只是单薄的散热器,难以在显卡满载时控制好核心温度和噪音。
产品资料
流处理算术逻辑单元 | 800 |
核心频率 | 840MHz |
显存频率 | 4200MHz |
显存规格 | 256bit/1GB/GDDR5 |
接口 | 双DVI+HDMI+Displayport |
价格 | 999元 |
供电设计 | 7 |
散热性能 | 9 |
静音效果 | 7 |
游戏性能 | 7.8 |
特殊设计 | 10 |
超频 | √ |
优点:散热系统优秀,特色功能丰富。
缺点:供电系统用料有待加强。
点评:电镀的枪色金属外壳和厚实的金属加固背板,让镭风HD6790毒蝎版显卡看起来有种“全副武装”的感觉。电流电压实时监测点、一键超频开关、EMI屏蔽的I/O接口甚至散热鳍片的材质选择上都一个不差、一丝不苟,折射出镭风对品质地追求。测试中,默认不算高的频率使它在性能上的表现并不抢眼。但是,显卡满载时散热风扇仅800r/min就将核心温度控制在63℃的表现十分显眼。
产品资料
流处理算术逻辑单元 | 800 |
核心频率 | 920MHz |
显存频率 | 4200MHz |
显存规格 | 256bit/1GB/GDDR5 |
接口 | 双DVI+HDMI+Displayport |
价格 | 1099元 |
供电设计 | 9 |
散热性能 | 7 |
静音效果 | 8 |
游戏性能 | 8.3 |
特殊设计 | 8 |
超频 | √ |
优点:默认频率高,做工用料优秀。
缺点:价格较高。
点评:凭借默认高达920MHz、4200MHz的核心、显存频率,R6790 TWIN FROZR Ⅱ 1G成为本次参测Radeon HD 6790显卡中性能出色的产品。它的3DMark成绩和游戏平均帧,已经逼近甚至持平了一些Radeon HD 6850和GeForce GTX 460产品。采用军规配件的6相核心供电系统则帮助显卡稳定地通过了超频测试。同时,它散热系统的噪音控制能力比较出色,即使显卡满载,也听不到明显的工作声。
产品资料
流处理算术逻辑单元 | 800 |
核心频率 | 850MHz |
显存频率 | 4200MHz |
显存规格 | 256bit/1GB/GDDR5 |
接口 | 双DVI+HDMI+双mini Displayport |
价格 | 1099元 |
供电设计 | 9 |
散热性能 | 7 |
静音效果 | 8 |
游戏性能 | 7.9 |
特殊设计 | 8 |
超频 | √ |
优点:接口丰富,超频能力出色。
缺点:价格稍高。
点评:盈通镭龙R6790-1024GD5游戏高手显卡的外观设计相当另类,估计不是每个玩家都能接受这种类似蜗牛壳状的白底塑料外壳设计。在做工用料上它则秉承了“游戏高手”系列一贯的奢侈风格,耦合电容、贴片电感电容和SO-8封装的MOSFET一应俱全。而且多达6+2相的供电设计,也帮助它轻松通过了超频稳定性测试。
产品资料
流处理算术逻辑单元 | 800 |
核心频率 | 840MHz |
显存频率 | 4200MHz |
显存规格 | 256bit/1GB/GDDR5 |
接口 | 双DVI+HDMI+Displayport |
价格 | 999元 |
供电设计 | 7 |
散热性能 | 7 |
静音效果 | 8 |
游戏性能 | 7.8 |
特殊设计 | 9 |
超频 | √ |
优点:工作噪音低。
缺点:价格稍高。
点评:和自家HD6850白金版显卡一样,蓝宝HD6790 1G白金版显卡也采用了三热管加螺旋降噪风扇的散热系统设计。并且这种散热设计在测试中的噪音控制表现也依旧出色,显卡满载时噪音也几不可闻。性能上,设定为和公版产品一样840MHz、4200MHz核心、显存频率的它,表现非常普通,在本次参测的产品中只处于中游水平。
产品资料
流处理算术逻辑单元 | 800 |
核心频率 | 840MHz |
显存频率 | 4200MHz |
显存规格 | 256bit/1GB/GDDR5 |
接口 | 双DVI+HDMI+Mini Displayport |
价格 | 1099元 |
供电设计 | 9 |
散热性能 | 6 |
静音效果 | 6 |
游戏性能 | 7.8 |
特殊设计 | 9 |
超频 | √ |
优点:做工用料优秀,超频能力出色。
缺点:性价比较低。
点评:超长的PCB板和厚重的金属加固背板,会让人误以为华硕EAH6790 DC/2D12S/1GD5是一块Radeon HD 6970之流的高端显卡。事实上,等效6+2相的供电设计,也确实让不少定位更高的显卡汗颜。而全贴片式高品质元件的使用也让它看起来很上档次。不过测试中,采用公版频率的它,性能表现并不突出。同时,散热系统的实际表现并不好,散热能力和噪音控制能力都有待提高。
产品资料
流处理算术逻辑单元 | 800 |
核心频率 | 840MHz |
显存频率 | 4200MHz |
显存规格 | 256bit/1GB/GDDR5 |
接口 | DVI+HDMI+Mini Displayport |
价格 | 999元 |
供电设计 | 8 |
散热性能 | 6 |
静音效果 | 8 |
游戏性能 | 7.8 |
特殊设计 | 7 |
超频 | × |
优点:工作噪音低,用料出色。
缺点:散热性能稍差。
点评:迪兰恒进HD6790酷能+ 1G是款表现相当均衡的显卡。游戏性能中规中矩,工作噪音控制出色。稍有不足的是显卡满载时核心温度高达78℃。这样的表现和它两根8mm热管加一根6mm热管再配合上大面积散热鳍片的散热系统设计显得不太相称。而且,较为扎实的用料也为帮助它通过超频测试,这也许是芯片体制的个体差异,总之这拉低了它的整体得分。
产品资料
流处理算术逻辑单元 | 800 |
核心频率 | 840MHz |
显存频率 | 4200MHz |
显存规格 | 256bit/1GB/GDDR5 |
接口 | DVI+VGA+HDMI+Displayport+Mini Displayport |
价格 | 999元 |
供电设计 | 6 |
散热性能 | 7 |
静音效果 | 7 |
游戏性能 | 7.8 |
特殊设计 | 6 |
超频 | × |
优点:接口丰富。
缺点:用料稍差。
点评:接口极其丰富,算是双敏无双3 HD6790 DDR5 金牛版显卡的大特色。从“古老”的VGA到新兴的Displayport,甚至Mini Displayport,它都一应俱全。能配合各种显示器,满足用户的多样化视频输出要求。同时,也为AMD的单卡三联屏技术提供了完美支持。测试中,它的整体性能表现处于中档水平,满载时的温度和噪音控制能力也处于中档水平。不过,超频能力稍差。
产品资料
流处理算术逻辑单元 | 800 |
核心频率 | 840MHz |
显存频率 | 4200MHz |
显存规格 | 256bit/1GB/GDDR5 |
接口 | 双DVI+HDMI+双Mini Displayport |
价格 | 899元 |
供电设计 | 7 |
散热性能 | 7 |
静音效果 | 5 |
游戏性能 | 7.8 |
特殊设计 | 7 |
超频 | √ |
优点:接口丰富。
缺点:工作噪音大。
点评:XFX讯景HD-679X-ZHF X少校版显卡采用了两根8mm热管加大面漆散热鳍片的散热设计,并搭配了外形和螺旋降噪风扇很相似的风扇。但测试中,这个看起来很精致的散热系统表现并不突出。散热效果还马虎,但工作噪音却相当大,不太适合对静音有要求的玩家。此外,它也是本次参测的Radeon HD 6790显卡中,少有的需要双6pin外接供电的产品。
产品资料
流处理算术逻辑单元 | 800 |
核心频率 | 840MHz |
显存频率 | 4000MHz |
显存规格 | 256bit/1GB/GDDR5 |
接口 | DVI+HDMI+VGA+Displayport |
价格 | 899元 |
供电设计 | 6 |
散热性能 | 7 |
静音效果 | 7 |
游戏性能 | 7.7 |
特殊设计 | 6 |
超频 | √ |
优点:接口丰富,超频能力较好。
缺点:默认频率较低,用料有待提升。
点评:相比“神戈”系列,昂达的主流产品显得中规中矩。黑色的方型塑料外壳加上没有热管的散热系统设计,都显得相当低调。测试中,比公版显存略低200MHz的显存频率设定,让它的性能表现比同类产品稍差。不过好在它的超频能力还不错,玩家可以很轻松的将它的核心、显存频率提高到950MHz、4600MHz,以弥补默认性能的不足。
产品资料
流处理算术逻辑单元 | 800 |
核心频率 | 800MHz |
显存频率 | 4000MHz |
显存规格 | 256bit/1GB/GDDR5 |
接口 | DVI+VGA+HDMI+Displayport |
价格 | 899元 |
供电设计 | 6 |
散热性能 | 7 |
静音效果 | 7 |
游戏性能 | 7.5 |
特殊设计 | 6 |
超频 | × |
优点:接口丰富。
缺点:做工用料有待提高。
点评:黑色的塑料外壳、黑色的PCB加上黑色散热鳍片,让MS-HD6790巨无霸显得格外的低调。其默认800MHz的核心频率比起同类产品要低不少,这也导致它在性能测试中表现不理想。同时,过小的散热鳍片面积,又还没有加入热管等提高热交换效率的散热系统设计,在测试中的表现也差强人意。显卡的待机温度就达到了50℃,这让它成为本次测试中“热情”的产品之一。
产品资料
流处理器 | 192 |
核心频率 | 1000MHz |
流处理器频率 | 2000MHz |
显存频率 | 4200MHz |
显存规格 | 192bit/1.5GB/GDDR5 |
接口 | 双DVI+mini HDMI |
价格 | 1099元 |
供电设计 | 9 |
散热性能 | 10 |
静音效果 | 8 |
游戏性能 | 8.1 |
特殊设计 | 9 |
超频 | × |
优点:做工用料出色,默认频率高。
缺点:外观设计有待改进,超频能力不足。
点评:硕大的散热系统需要占用3个PCI插槽位,因此,GTX550Ti神戈的外观可以魁梧来形容。而且,用料上也秉承了这种“魁梧”的作风。全卡没有一颗常见的“烟囱”原件,全钽聚合物电容,全贴片式的电感用料显得相当“奢侈”。测试中,它的散热系统表现出色,是所有参测显卡中静音和散热性能兼顾得好的。游戏性能上,它也因较高的默认频率成为了GTX 550Ti产品中的领先者。
产品资料
流处理器 | 192 |
核心频率 | 975MHz |
流处理器频率 | 1950MHz |
显存频率 | 4100MHz |
显存规格 | 192bit/1GB/GDDR5 |
接口 | DVI+VGA+HDMI |
价格 | 999元 |
供电设计 | 8 |
散热性能 | 7 |
静音效果 | 10 |
游戏性能 | 7.8 |
特殊设计 | 8 |
超频 | √ |
优点:做工精致、用料上乘、工作噪音低。
缺点:散热性能有待提高。
点评:高品质,向来是华硕板卡追求的目标,ENGTX550Ti DC TOP/DI/1GD5显卡也不例外。EMI处理的输出接口、圆角PCB和PCB加固金属条等设计都彰显了华硕的细致。4+1相供电设计配合上SO-8封装形式的MOSFET,大量贴片电感、电容等高品质原件,不仅能保证显卡长期稳定运行在较高的默认频率上,更是为显卡顺利通过超频测试打好了基础。
产品资料
流处理器 | 192 |
核心频率 | 950MHz |
流处理器频率 | 1900MHz |
显存频率 | 4300MHz |
显存规格 | 192bit/1GB/GDDR5 |
接口 | 双DVI+mini HDMI |
价格 | 899元 |
供电设计 | 8 |
散热性能 | 8 |
静音效果 | 9 |
游戏性能 | 7.7 |
特殊设计 | 8 |
超频 | √ |
优点:做工、用料出色,超频能力较强。
缺点:散热能力有待提升。
点评:对许多玩家来说,“鲨鱼”仿生散热设计都不陌生了,前几代iGame显卡产品都有用到。传到iGame550Ti时,它选择了追求静音的同时将温度控制在合理水品的设计思路,并继续保持了颇为个性的外观。同时,一键超频、电压实时监测等iGame特色功能也毫不打折的一应俱全。而且,较强的超频能力更是体现了产品的深厚设计功底和用料的出色,也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可玩性和性价比。
产品资料
流处理器 | 192 |
核心频率 | 960MHz |
流处理器频率 | 1920MHz |
显存频率 | 4200MHz |
显存规格 | 192bit/2GB/GDDR5 |
接口 | 双DVI+ HDMI |
价格 | 1099元 |
供电设计 | 9 |
散热性能 | 7 |
静音效果 | 7 |
游戏性能 | 7.6 |
特殊设计 | 9 |
超频 | × |
优点:显存容量大、用料扎实。
缺点:满载工作噪音较大。
点评:2GB的超大显存容量;5+2相供电设计全都采用了贴片式电感、电容加SO-8封装形式的MOSFET;双风扇4热管的AC散热解决方案。这一切,都让盈通GTX550Ti-2048GD5游戏高手显卡看起来“挺有范”。测试中,它凭借较高的默认频率获得了比较良好的游戏表现。不过,它的散热系统也还是不能很好的兼顾静音与散热,散热性能还不错,但工作噪音却比较明显。
产品资料
流处理器 | 192 |
核心频率 | 950MHz |
流处理器频率 | 1900MHz |
显存频率 | 4300MHz |
显存规格 | 192bit/1GB/GDDR5 |
接口 | 双DVI+mini HDMI |
价格 | 1099元 |
供电设计 | 8 |
散热性能 | 7 |
静音效果 | 9 |
游戏性能 | 7.6 |
特殊设计 | 8 |
超频 | √ |
优点:做工用料较好,超频能力出众。
缺点:价格过高。
点评:枪色的金属电镀金属导风罩,和“阿帕奇”这个颇有军事色彩的名字搭配显得相得益彰。看来N550Ti阿帕奇D5是想让那些长期穿梭在“阿富汗”战场的《使命召唤》玩家,或者身临前线的《战地》迷们第一时间关注自己。除了外观设计,N550Ti阿帕奇的用料和做工也足够“军用级”,大量贴片元件和高品质MOSFET都为它通过超频测试打好了基础。
产品资料
流处理器 | 192 |
核心频率 | 950MHz |
流处理器频率 | 1900MHz |
显存频率 | 4400MHz |
显存规格 | 192bit/1GB/GDDR5 |
接口 | 双DVI+HDMI+DisplayPort |
价格 | 1099元 |
供电设计 | 9 |
散热性能 | 6 |
静音效果 | 8 |
游戏性能 | 7.7 |
特殊设计 | 8 |
超频 | × |
优点:噪音控制出色,用料出色,接口丰富。
缺点:满载温度高。
点评:GTX550Ti-1GD5毁灭者HB采用了这个价位段少有的CHIL数模供电方案,6+1相供电设计(每相供电搭配个两个SO-8封装形式的MOSFET)更是超越了大部分同类产品。至于在这个价位段少见的真空均腔板散热设计,和搭配Displayport接口和经过屏蔽的接口设计更体现出该显卡在细节上的用心。非要说缺点的话,就是它为了达到更好的静音效果,牺牲了部分散热性能,满载温度为77℃。
产品资料
流处理器数量 | 192 |
核心频率 | 940MHz |
流处理器频率 | 1880MHz |
显存频率 | 4300MHz |
显存规格 | 192bit/1GB/GDDR5 |
接口 | 双DVI+mini HDMI |
价格 | 899元 |
供电设计 | 7 |
散热性能 | 9 |
静音效果 | 9 |
游戏性能 | 7.6 |
特殊设计 | 7 |
超频 | √ |
优点:散热能力出众、工作噪音低。
缺点:用料有待加强。
点评:正如“冰龙”其名,映众希望该系列显卡运行时也能足够凉爽。因此,重点加强了该系列显卡的散热设计。三热管、双风扇、大面积散热鳍片以及供电设计MOSFET管上的全覆盖式散热片的设计,都贯穿了这样的思路。实际测试中,GF-GTX550Ti冰龙版显卡的温度控制能力和噪音控制能力确实也表现得相当出色。若你对它默认频率下的性能不太满意,还能通过超频获得性能提升。
产品资料
流处理器 | 192 |
核心频率 | 1000MHz |
流处理器频率 | 2000MHz |
显存频率 | 4600MHz |
显存规格 | 192bit/1GB/GDDR5 |
接口 | 双DVI+HDMI |
价格 | 999元 |
供电设计 | 8 |
散热性能 | 7 |
静音效果 | 6 |
游戏性能 | 8 |
特殊设计 | 7 |
超频 | × |
优点:默认频率高,用料扎实。
缺点:超频能力不足。
点评:铭鑫GTX550Ti中国玩家版显卡1000MHz、2000MHz、4600MHz的核心、流处理器、显存频率,是所有参测GTX 550Ti显卡中高的。这使它在性能测试中的表现突出,成为了GTX 550Ti显卡中少有能在《尘埃3》1920×1080分辨率,Ultra设置下平均帧突破40的产品。不过,它满载工作时的噪音控制不得力,不适合喜欢安静的用户。相对更适合追求高性能,又对噪音不太敏感的用户选择。
产品资料
流处理器 | 192 |
核心频率 | 950MHz |
流处理器频率 | 1900MHz |
显存频率 | 4100MHz |
显存规格 | 192bit/1GB/GDDR5 |
接口 | 双DVI+mini HDMI |
价格 | 1099元 |
供电设计 | 7 |
散热性能 | 8 |
静音效果 | 6 |
游戏性能 | 7.7 |
特殊设计 | 7 |
超频 | × |
优点:散热器做工优秀,外观漂亮。
缺点:用料水平有待提高,价格稍高。
点评:微星N550GTX-Ti CYCLONE Ⅱ显卡的默认频率不算太高。因此,性能测试中它的表现就显得中规中矩。而且,3+1相的供电系统设计相对太单薄,能满足默显卡认频率下的工作需要,但没能帮助显卡稳定通过超频测试。不过,它的散热系统设计值得一提。采用焊接工艺连接的热管和散热鳍片被设计成展开的弧形双翅状,银、灰色调的搭配更是凸显了金属质感,让它颇受外观控玩家喜爱。
产品资料
流处理器 | 192 |
核心频率 | 952MHz |
流处理器频率 | 1903MHz |
显存频率 | 4100MHz |
显存规格 | 192bit/1GB/GDDR5 |
接口 | 双DVI+mini HDMI |
价格 | 899元 |
供电设计 | 7 |
散热性能 | 6 |
静音效果 | 9 |
游戏性能 | 7.7 |
特殊设计 | 5 |
超频 | × |
优点:工作噪音低。
缺点:散热性能有待提高。
点评:铁甲GTX550Ti圣堂武士是块采用了公版设计的GTX 550Ti产品。除了贴纸,它的整体外观、和PCB方案都和公版产品如出一辙。但是,其默认频率却比公版产品要高,核心频率达到950MHz。这也使它在性能测试中的表现明显优于采用公版频率的产品。同时,公版散热方案不错的静音效果和相对不足的散热性能,也在铁甲GTX550Ti圣堂武士上体现出来,算是喜欢静音玩家的不错选择。
产品资料
流处理器 | 192 |
核心频率 | 970MHz |
流处理器频率 | 1940MHz |
显存频率 | 4200MHz |
显存规格 | 192bit/1GB/GDDR5 |
接口 | 双DVI+mini HDMI |
价格 | 999元 |
供电设计 | 7 |
散热性能 | 5 |
静音效果 | 8 |
游戏性能 | 7.8 |
特殊设计 | 6 |
超频 | × |
优点:默认频率较高,做工精致。
缺点:散热性能和超频能力有待加强。
点评:技嘉GV-N550OC-1GI的散热系统,很像是一个英特尔盒装处理器散热器加上了一个导风罩。不过这个导风罩的设计颇为考究,它能疏导低压气流经过外围模块,帮助供电系统和I/O接口等部位散热。但是,高达970MHz的默认核心频率在带来超强性能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发热量。要想顾全静音和散热效果,对于这种结构简单的散热系统来说确实勉强了些。
产品资料
流处理器数量 | 192 |
核心频率 | 1000MHz |
流处理器频率 | 2000MHz |
显存频率 | 4400MHz |
显存规格 | 192bit/1GB/GDDR5 |
接口 | DVI+VGA+HDMI |
价格 | 999元 |
供电设计 | 6 |
散热性能 | 6 |
静音效果 | 7 |
游戏性能 | 8 |
特殊设计 | 5 |
超频 | × |
优点:默认频率高。
缺点:散热能力稍差、噪音控制能力欠佳。
点评:默认核心、显存频率就高达1GHz、4400MHz(不少GTX 550Ti产品超频后,可能都达不到如此高的频率),这让耕升GTX550Ti关羽版的默认性能表现比较显眼,游戏性能直逼不少GeForce GTX 460产品。不过,3相核心供电设计对于默认频率就如此高的显卡来说,显得有些寒酸。也可能是受此影响,默认频率如此高的它,却并不能稍微提高核心、显存频率至1050MHz、4600MHz。
产品资料
流处理器 | 192 |
核心频率 | 900MHz |
流处理器频率 | 1800MHz |
显存频率 | 4100MHz |
显存规格 | 192bit/1GB/GDDR5 |
接口 | DVI+VGA+HDMI |
价格 | 899元 |
供电设计 | 6 |
散热性能 | 6 |
静音效果 | 7 |
游戏性能 | 7 |
特殊设计 | 5 |
超频 | × |
优点:价格便宜。
缺点:散热系统有待改进,默认频率较低。
点评:相对那些用料豪华、外观夸张的显卡来说,铭ōMS-GTX550Ti巨无霸版显卡给人的感觉很务实,估计是本着够用就好的思路在设计显卡。3+1相供、固态电容、封闭式电感的设计和用料还是比较扎实的,足够为默认只有900MHz频率的核心提供稳定的动力。适合那些追求实惠和稳定的玩家选购。
产品资料
流处理器 | 192 |
核心频率 | 900MHz |
流处理器频率 | 1800MHz |
显存频率 | 4000MHz |
显存规格 | 128bit/1GB/GDDR5 |
接口 | 双DVI+HDMI+DisplayPort |
价格 | 999元 |
供电设计 | 8 |
散热性能 | 6 |
静音效果 | 9 |
游戏性能 | 7.7 |
特殊设计 | 8 |
超频 | √ |
优点:做工用料扎实,工作噪音低。
缺点:显存带宽较低。
点评:比起GTX 550Ti产品,索泰GTS450-1GD5毁灭者的显存位宽要低50%。但是测试中,它与GTX 550Ti产品的性能差距却并没有显存位宽的差距这般大。其默认状态的性能甚至和不少GTX 550Ti型号相当。同时,高品质的做工用料还让它拥有核心、显存超频至960MHz、4600MHz的实力。虽然,散热系统的性能还有待提高,但是散热噪音控制得出色却是不争的事实,适合追求静音的玩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