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卡可以定制,显卡可以超频,显卡可以“堆料”……显卡还能做什么呢?iGame·九段560Ti(以下简称“九段560Ti”)显卡决定给我们展现显卡的另一面—显卡也能玩!显卡也能玩?不相信?
众所周知,iGame显卡是可以定制的,事实上前段时间七彩虹就通过全国范围内的定制活动,广泛征集用户和玩家的意见,用于新的iGame九段系列显卡。如今该系列的首款显卡九段560Ti已经抵达微型计算机评测室。我们不妨来看看这款显卡的可玩之处究竟在哪里。
在九段系列之前,iGame分为以超薄为卖点的SLIM系列和以性能、用料见长的烈焰战神系列。而新推出的九段系列则属于iGame的高端产品,各个方面的设计都是好的,强调显卡的“可玩性”。为了更好地区分产品,七彩虹调整了九段系列的命名规则,该系列显卡被命名为“iGame·九段xx”(xx为具体的芯片型号),例如本文的iGame·九段560Ti。之前的iGame系列则直接以“iGame+型号型号”进行命名,例如iGame 460。
据悉,九段560Ti显卡的价格高达2999元,比同类产品的价格高了1000多元,它的优势在哪里呢?该显卡大的特点是,采用了整体可玩性模块化设计,提供了三种套件,用户可以根据需要灵活搭配和使用这些套件。首先是Turbokit插拨供电模块化套件,该显卡在PCB供电部分的背面设计了一个插槽(类似于笔记本电脑的内存插槽),用于安装供电套件。这样一来,如果用户要超频或者获得高性能时,就可以安装该套件,为显卡提供更充足的供电。在不安装该套件的情况下,九段560Ti的核心频率、显存频率、流处理器频率分别为823MHz、4000MHz、1645MHz,此时还可以通过集成在显卡挡板上的一键超频开关超频至900MHz、4200MHz、1800MHz。一旦安装了该套件以后,显卡会启动新的BIOS程序,此时显卡的频率为900MHz、4200MHz、180 0MHz,可以通过一键超频开关超频至1010MHz、4500MHz、2020MHz。是的,通过不同的使用方法,该显卡多可拥有3种频率。该设计的意义在于,给用户提供了更灵活的供电选择,用户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来决定是否要安装该套件。而且,这种灵活的供电设计也利于PCB的布线。
该显卡采用非公版设计,做工非常出色。
Air-kit整体散热模块化套件其次是Air-kit整体散热模块化套件,除显卡本身自带的散热器以外,该显卡还提供了5个散热模组(由经过镀镍的热管和鳍片组成)。玩家可以根据需要,将它们插在显卡预留的孔位上,这些孔位分别位于外置供电部分、PCB背板部分(有两处孔位)、供电部分、为GPU核心散热的热管部分。这种散热设计的好处是,可以将显卡各个部分的温度及时导出,再配合机箱内部的风道进行散热,实现显卡的整体散热。
采用10热管设计,散热能力令人期待。
后则是Color-kit可涂鸦外观模块化套件(由多种颜色的涂料和毛笔组成),用户可以根据喜好,使用该套件在显卡散热器的外壳绘制各种图案,满足个性的需要。以上三种套件都是该显卡的标配,该显卡还有一大绝技,那就是它的接口实现了自由的变化,玩家可以根据需要单独购买电视子卡或者无线高清子卡,安装在扩展接口上(位于挡板附近的PCB上,专门设计了一个专用插槽,用于连接子卡)。此外,它还使用了相当奢华的用料,明显超出同类产品。由于该产品在送测时并没有附带Color-kit套件,因此后文无法对该套件进行体验。
使用了豪华的8相核心供电设计,并采用了整合驱动IC的一体式MOSFET(安森美的PC5369)。
采用了两相显存供电设计,为了方便安装高清、电视子卡的插槽的布线,每相显存供电的电感被设计在PCB背面,与之搭配的MOSFET(每相2个)则设计在对应的PCB正面上。
需要外接3个6Pin供电接口
PWM芯片为uP6208AM
接口经过屏蔽处理,抗干扰能力更强,在接口旁边是用于安装无线高清子卡、电视子卡的插槽。
在PCB背面是供电套件的安装插槽,供电套件也采用了4相供电设计和一体式MOSFET,做工丝毫不含糊。
在基于英特尔Core i7 2500K处理器和Z68主板的平台上,我们对九段560Ti显卡进行了全方位的体验和测试。我们除了测试该显卡的游戏性能、对比公版GTX 560Ti显卡之外,还会重点对它的套件的使用情况进行测试。
在不安装外接供电套件的情况下,九段560Ti显卡的3DMark 11 Extreme得分为X1488( 频率为823MHz、4000MHz、1645MHz),性能和公版GTX560Ti显卡区别不大。当安装了供电套件以后(频率为900MHz、4200MHz、1800MHz),该显卡较公版显卡有8%左右的性能提升,比如在1920×1080、高画质的设置下,在《尘埃3》和《失落的星球2》中分别领先公版GTX560Ti显卡6%和9%。此时我们通过一键超频按键将显卡的频率提升至1010MHz、4500MHz、2020MHz,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3DMark 11 Extreme的得分达到了X1791,领先公版高达21%。
表1:九段560Ti显卡与公版的性能对比
九段560Ti(900MHz、4200MHz、1800MHz) | 公版GTX 560Ti | |
3DMark 11 Extreme | X1608 | X1483 |
3DMark Vantage Extreme | X10237 | X9219 |
《尘埃3》 | ||
1920×1080+高画质 | 67.46 | 63.15 |
1920×1080+高画质 4AA | 62.71 | 54.91 |
《失落的星球2》 | ||
1920×1080+高画质 | 47.7 | 43.9 |
1920×1080+高画质 4AA | 40.1 | 36.9 |
该显卡自带的散热器的性能令人满意,在900MHz、4200MHz 、1800MHz频率下,待机核心温度和满载核心温度分别为29℃和69℃,这种散热表现明显优于同类产品。在满载状态下,该显卡的噪音为65dB,噪音控制得也不错。
表2:九段560Ti在开放平台下的散热成绩
默认状态 | 安装了散热套件 | |
核心待机温度 | 29℃ | 29℃ |
核心满载温度 | 69℃ | 69℃ |
供电模块鳍片待机温度 | 28℃ | 28℃ |
供电模块鳍片满载温度 | 49℃ | 44℃ |
PCB背板鳍片待机温度 | 28℃ | 28℃ |
PCB背板鳍片满载温度 | 52.5℃ | 48℃ |
PCB背板供电模块鳍片待机温度 | 31.5℃ | 30℃ |
PCB背板供电模块鳍片满载温度 | 56℃ | 48.5℃ |
注:显卡频率为900MHz、4200MHz、1800MHz |
那么在使用了散热套件以后,对该显卡的散热帮助究竟有多大呢?在开放平台下,我们将散热套件安装在该显卡(此时显卡频率为900MHz、4200MHz、1800MHz)预留的孔位上,用红外线温度测试仪器对显卡各个部件的表面进行温度侦测。需要说明的是,我们使用的是利民Ultra-120侧吹式CPU散热器,位于该显卡PCB背板的一个散热套件和该散热器发生了兼容性问题(PCB背板可以安装两个散热套件),无法同时安装,因此测试时只安装了4个散热套件。
表3:九段560Ti在开放平台下的散热成绩
默认状态 | 安装了散热套件 | |
核心待机温度 | 29℃ | 29℃ |
核心满载温度 | 76℃ | 76℃ |
供电模块鳍片待机温度 | 28.5℃ | 28.5℃ |
供电模块鳍片满载温度 | 51.5℃ | 48℃ |
PCB背板鳍片待机温度 | 28℃ | 28℃ |
PCB背板鳍片满载温度 | 56℃ | 55℃ |
PCB背板供电模块鳍片待机温度 | 31.5℃ | 30.5℃ |
PCB背板供电模块鳍片满载温度 | 63℃ | 55℃ |
注:显卡频率为1010MHz、4500MHz、2020MHz |
测试表明,安装了散热套件以后,九段560Ti显卡的各个部件在满载状态下,温度有明显的下降。特别是供电模块鳍片和PCB背板供电模块鳍片的温度,它们较默认状态分别下降了5℃和7.5℃。不过在GPU核心温度的散热上,散热套件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稍显遗憾。
为了进一步考验散热套件是否能在高频下有明显的散热表现,我们又在1010MHz、4500MHz、2020MHz频率下进行了测试。在高频下,该显卡的各个部件的温度都有所提升,比如满载核心温度由900MHz、4200MHz、1800MHz状态下的69℃提升到了76℃。此时散热套件虽然也能降低显卡部件的温度,但散热效果比之前要差一些,比如在安装了散热套件以后,PCB背板鳍片的满载温度几乎没有下降。而在900MHz、4200MHz、1800MHz状态下,PCB背板鳍片的满载温度有3.5℃的下降。不过好在散热套件依旧对供电模块的温度,特别是PCB背板供电模块的温度有明显的散热效果。在满载状态下,PCB背板供电模块鳍片的温度较默认状态下降了8℃。这是因为PCB背板的外接供电模块的面积较小,散热效果更为明显。
为了进一步模拟用户的使用环境,我们还在海盗船800D机箱内对该显卡的散热套件进行了测试。在该显卡的官方说明中,建议用户在机箱内部使用散热套件时,尽量让每个散热模组都朝向机箱的顶部,努力和CPU散热器和机箱尾部的风扇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这是因为当散热模组吸收了显卡部件的热量后,配合CPU散热器和机箱自带风扇所产生的风流,可以及时将热量带出机箱,加强散热效果。这在测试中也得到了验证,此时显卡的各个部件的温度确实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当然,你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散热套件的方向,以配合机箱的风道。
表4:九段560Ti在机箱内的散热成绩
900MHz、4200MHz、 1800MHz状态下 |
1010MHz、4500MHz、 2020MHz状态下 |
|
核心待机温度 | 27℃ | 27℃ |
核心满载温度 | 67℃ | 75℃ |
PCB背板鳍片待机温度 | 26.5℃ | 27℃ |
PCB背板鳍片满载温度 | 48℃ | 52.5℃ |
PCB背板供电模块鳍片待机温度 | 27.5℃ | 28.5℃ |
PCB背板供电模块鳍片满载温度 | 47.5℃ | 53℃ |
注:两种状态下均安装了散热套件,受体积所限,测试仪器无法侦测供电模块的温度。 |
经过繁琐的测试,我们对该显卡的散热套件的使用,有一些心得与大家分享。
一、对核心温度的降低不明显;
二、显卡频率较高时,散热效果开始减弱;
三、对供电模块,特别是外接的供电模块的散热效果明显;
四、可能会和塔式CPU散热器发生冲突,实际测试中发现PCB背板上的一个散热套件无法安装在拥有塔式散热器的平台上;
五、在大尺寸的塔式机箱内,配合合理的风道,该散热套件的效果会更明显;
六、我们建议大家在散热套件上安装一个小风扇,散热效果会更明显;
七、散热套件的包装塑料袋很难妥善保管,而且用户也很难凭记忆将每个散热套件和与之对应的塑料包装袋对应,多少会对使用造成不便;
八、使用中,好对散热套件的热管涂抹硅脂,效果会更好。
九、可对显卡的各个部件进行散热,实现了显卡的整体散热。
iGame·九段560Ti显卡产品资料
核心频率 | 823MHz(900MHz、1010MHz) |
显存频率 | 4000MHz(4200MHz 、4500MHz) |
流处理器频率 | 1645MHz(1800MHz、2020MHz) |
显存规格 | 1GB/256bit/GDDR5 |
接口设计 | 双DVI+HDMI+WHDI(选配) |
价格 | 2999元 |
优点:用料设计豪华,整体可玩性模块化设计,性能强,散热能力和静音效果不错。
缺点:体积大,散热套件对核心散热效果不明显。
当下的显卡设计有两个特点,一则是在保证稳定性的基础上,尽可能缩减成本,使显卡更具性价比和竞争力;二则是一味地堆料,提升显卡的频率,主打“高端路线”。不可否认的是,这两类产品对不少用户都很有吸引力,可以按需购买。但美中不足的是,这类显卡已经是“现成”的,一些追求个性化的玩家认为,选择这类产品只是被动地接受,无法对其设计作出改变。
于是我们看到了可定制的iGame显卡,结合了用户的想法和思路。而新的iGame·九段560Ti显卡更是再接再厉,在定制的基础上,引入了“显卡可玩性”的理念。可能你会质疑它高达2999元的价格,但它和同类产品相比,确实有值得称道的地方。它首次在显卡上采用整体可玩性模块化设计,并引入了三大套件,使得玩家在使用时更加灵活和自主。而且,你还可以根据需要,灵活搭配子卡在该显卡上,而这些都是以往任何显卡都没有实现的设计和功能。再者,它的用料也非常出色,明显高出同类产品。其在使用了外接的供电套件以后,供电相数达到了14相,这也是同类产品无法做到的。这些都是这款显卡给我们带来的冲击和创新,对促进显卡产业的良性发展和丰富玩家的个性化体验,都有积极的意义。因此我们对九段显卡持肯定态度。当然,如果这些套件都是选配的话,用户的接受度可能会更高。
设计思路很好,产品表现也很出色,但九段560Ti显卡是否能被市场和用户接受,还需要市场的考验。我们拭目以待。
有关该显卡的更多细节请点击访问《玩个性 iGame九段GTX560Ti显卡细节图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