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PLive > 杂志文章 > 五“芯”争辉 30款千元级显卡横向评测

五“芯”争辉 30款千元级显卡横向评测

2011-10-17《微型计算机》评测室《微型计算机》2011年9月下

顶级显卡固然强悍,昂贵的价格注定它只能是少数发烧友的的私人珍藏。

低端独显当然实惠,偏弱的性能使其只能成为入门级高清游戏的基石。

中庸产品,性能不算强,价格不算低,但它却是大多数消费者的一致选择。这就是受追求画质的玩家欢迎的千元级显卡市场。

麻烦随之而来,混乱的市场,繁多的显示芯片,该如何去选?

购买千元级显卡的用户多是玩家和游戏用户,它们无法忍受低端显卡在性能上的不足,却也没有更多的预算购买顶级产品。他们只好选择一款既能兼顾性能,也能兼顾价格的产品。于是它们将目光投向千元级市场,因为这个价位段的产品正好能符合他们的需求。因为他们需要用这样的产品来征服《尘埃3》、《失落的星球2》等DirectX 11大作。

于是他们开始关注千元级市场,打算购买一款称心的产品,可是却发现在如今的千元级价位上(899元~1099元),可供玩家选择的产品非常多,芯片的型号也异常复杂。首先是NVIDIA方面,在这个价位段上的主力产品是第二代DirectX 11显卡GTX 550Ti(NVIDIA第一代和第二代DirectX 11显卡分别为GTX 400系列和GTX 500系列,AMD第一代和第二代DirectX 11显卡分别为HD 5000系列和HD 6000系列),此外还有部分第一代DirectX 11显卡GTX 460和GTS 450在售;AMD方面,在这个价位段上的主力产品是第二代DirectX 11显卡HD 6790,以及部分HD 6850。不难看出,目前在千元级价位上主要有5款采用不同芯片的产品在售。再加上各种衍生的超频版产品,就连一些资深玩家在选购时都比较犯愁。近期,我们也通过MCPLive.CN、Email等各种渠道收到诸如“900元应该买什么显卡”、“GTX 550Ti现在买合适吗”等大量有关千元级显卡的咨询,因此我们组织了本次千元级大型横向评测,目的是帮助大家理清选购思路,挑选到适合自己的产品。鉴于千元级价位上型号众多,本次横评不再针对某一特定芯片的产品进行测试,而是收集了30款目前厂商在售的、价格在899元~1099元价位的热门产品,在相同的标准下统一进行测试。

我们是这样测试的

考虑到千元级显卡的消费群,基本上都是既追求性能,又要衡量购买成本的主流游戏玩家。因此,高性价比的中高端配件通常会成为他们攒机的首选。所以,为了尽量模拟这些用户的使用环境,我们决定以羿龙Ⅱ X6 1075T这款高性价比的六核心处理器为中心,搭建了本次款产品的标准,每个子项的满分都是10分,合计50分。下文是每个子项的具体说明和评分标准。

测试平台一览

硬件平台

处理器 Phenom Ⅱ X6 1075T
内存 金邦白金DDR3 1600 2GB×2
主板 技嘉GA-990FXA-UD7
硬盘 希捷酷鱼7200.12 1TB
电源 Tt Toughpower 1200W

软件环境

操作系统 Windows 7 64bit 旗舰版
AMD显卡驱动 11-8_vista64_win7_64_dd_ccc_ocl
NVIDIA显卡驱动 280.26-desktop-win7-winvista-64bit-international-whql

供电设计

供电设计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款显卡的稳定性、超频性能,并可以较好地反映出一款显卡的用料情况。在实际应用中,一些供电设计出色的显卡的超频幅度往往更高,因此大多数玩家在选购显卡时,都将目光投向显卡的供电设计,并依此作为评判显卡优劣的重要标准。根据千元级显卡的特点,我们制定了如下评分标准:

1.具备3+1相供电设计的产品获得6分,在此基础上使用电气性能较好的MOSFET(例如SO-8封装形式的MOSFET)或者贴片电感等较好用料的产品再加一分,即7分。

2.具备4+1(或4+2)相供电设计的产品获得7分,在此基础上使用电气性能较好的MOSFET或者贴片电感等较好的用料再加一分,即8分。

3.具备5相以上或者等效6相以上核心供电设计的产品获得8分,在此基础上使用电气性能较好的MOSFET或者贴片电感等较好用料的产品再加一分,即9分。

散热性能

随着GPU芯片里面集成的晶体管数量的增多,如今的中高端显卡的发热量在逐步攀升,因此显卡的散热能力对显卡的稳定性和寿命是非常重要的。显卡在待机时处于2D状态,核心发热量都不高。而当显卡处于满载状态时,核心温度会大幅提升,因此显卡的满载温度就成为衡量显卡散热能力的重要标志。

1.FurMark拷机15分钟后,记录温度曲线稳定后的核心温度作为满载温度。

2.满载核心温度在60℃以下的产品将获得10分,此后以5℃为一阶,温度每升高一阶得分就降低1分:即满载核心温度在61℃~65℃的产品则获得9分;66℃~70℃的产品则获得8分,以此类推。

静音效果

和散热能力的评判标准类似,我们将显卡满载时的噪音高低作为衡量显卡静音效果的标准。我们将模拟多数用户的应用环境,使用分贝仪在类似于书房的室内环境下进行开放式(平台不放入机箱)测试。

1. FurMark拷机15分钟后,用噪音计记录显卡工作噪音作为满载工作噪音。

2.满载工作噪音在50dB以内的产品,将获得10分。此后以5dB为一阶,噪音每升高一阶得分就降低1分:即满载工作噪音在51dB~55dB的产品则获得9分;56dB~60dB的产品将获得8分,以此类推。

测试过程中我们发现,此种近距离测试中能将满载工作噪音控制在55dB内的产品,我们就很难在1米开外的距离听到噪音了。这样的显卡都称得上是“静音”型产品。

游戏性能

我们将使用3DMark 11和3DMark Vantage(运行在“Performance”设置下)这两个基准测试软件,以及《失落的星球2》、《尘埃3》这两款DirectX 11游戏来衡量显卡的性能(采用“1920×1080+高画质”的设置)。每款显卡性能子项的终得分,将以以上4个项目测试成绩的加权平均值结果为衡量依据。

特殊设计

在这里,我们对特殊设计的定义是可以改善和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能提升显卡稳定性的设计,例如AMD显卡具备一个或者多个Displayport接口,可方便用户组建多屏系统;具备背板设计,可以防止磕碰和PCB弯曲;使用耦合电容,增强显卡的稳定性;显卡具备一键超频设计,方便用户超频等等。每款显卡的特殊设计的基准分为5分,拥有一个特殊设计,就加一分。

除了上述5个用户为关注的评测依据之外,部分玩家还比较看重显卡的超频能力。在这里,我们会将超频能力作为横评显卡表现的附加标准,以满足这部分玩家的需求。我们会根据每款芯片的超频能力,并结合公版频率和我们的超频经验,对采用不同芯片设计的显卡设定一个“超频合格线”。每款显卡只要能够超频至规定的频率,并通过FurMark测试,我们就予以其“超频合格”的认证,反之就打上“超频失败”的烙印。当然,此项测试不计入显卡终评分,仅供大家参考之用。

各芯片显卡超频合格线:

GTX 460合格线:850MHz、1700MHz、4600MHz(核心、流处理器、显存)

GTX 550Ti合格线:1050MHz、210 0MHz、4600MHz(核心、流处理器、显存)

GTS 450合格线:960MHz、1920MHz、4600MHz(核心、流处理器、显存)

HD 6850合格线:850MHz、4800MHz(核心、显存)

HD 6790合格线:950MHz、4600MHz(核心、显存)

通过本次横向评测,我们细细剖析了30款市售主流千元级显卡。依据它们的表现,我们选出了其中的佼佼者推荐给大家。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并非完全以性能为主要标准来判断产品的优劣。这是因为判断一款显卡的优劣,除了和它的性能相关以外,还涉及到它的供电设计、散热能力、静音效果和各种特殊设计。一款各个方面都表现出色的产品,才是用户心中的“The One”。本着这样的评判标准,我们授予在本次评测中,5项成绩总分超过40分的产品“编辑选择”奖称号。它们分别是:昂达GTX550Ti神戈、镭风HD6790毒蝎版、微星R6790 TWIN FROZR Ⅱ 1G、华硕ENGTX550Ti DC TOP/DI/1GD5和iGame550Ti烈焰战神U D5显卡。此外,影驰GTX460黑将版和迪兰恒进HD 6850酷能+1G显卡作为本次测试中性能为出色的两款产品,在“性能控”玩家的心中有着独一无二的地位。综合其1099元的价格,我们觉得它们的性价比极其出众,值得向游戏玩家们推荐。而索泰GTX550Ti-1GD5毁灭者HB则作为本次评测中,少有的采用了等效6相数字供电设计的显卡,在做工用料上可谓首屈一指,值得向“品质控”推荐。因此,授予它们“编辑推荐”奖称号。当然,如果你是“静音控”,那么可以考虑在本次评测中满载噪音在55dB及以内的产品;如果你是“用料控”,则可以重点关注在“供电设计”子项中获得8分及以上的产品;如果你是“超频控”,可以考虑通过“超频合格线”的产品。

用料中规中矩

本次横向评测的显卡受限于显卡档次,很少像GTX 560Ti、HD 6870等更高档次显卡那样,使用数字供电等豪华的供电设计,以及使用使用耦合电容来加强显卡的稳定性。3+1或者4+1相供电设计是这个档次的产品主流配置。

究其原因,一则是这个档次的产品的性能并非顶级,从实用性的角度出发并不需要太“养眼”的用料设计;二则是厂商从成本角度以及实用的原则考虑,没有赋予这个档次的产品特别优秀的用料设计。此外,千元级产品采用的特殊设计也并不多,加分较少。这类产品多是采用一键超频设计、防止PCB磕碰和弯曲的背板设计。

性能差距较大

从本次评测可以看出,在899元~1099元的价位段上有5款采用不同芯片的产品。虽然这个价位段的产品以GTX 550Ti和HD 6790为主,但还有一些定位更高的HD 6850和GTX 460,和定位稍低的GTS 450。从性能来看,它们的性能排序是GTX 460>HD 6850>GTX 550Ti=HD 6790>GTS 450。如果你是“性能控”,那么这个价位段上的GTX 460和HD 6850无疑是这部分玩家的首选。

当然,有部分超频版的GTX 550Ti和HD 6790由于频率很高,实际性能已经非常接近HD 6850了。这其中以微星R6790 TWIN FROZR Ⅱ 1G显卡为代表,选购GTX 550Ti和HD 6790显卡的用户可以重点关注这类超频版的产品。

DP接口成千元级A卡标配

虽然AMD 6系列理论上都可以单卡组建三屏系统,但一般情况下要求显卡具备Displayport接口。而诸如HD 6750和HD 6570这样的中端显卡和低端A卡一般是没有搭配Displayport接口的,一则是这个档次的产品本身性能就有限,无法流畅运行在三屏状态下;二则是受限于成本,很多厂商都没有在这个档次的产品上设计Displayport接口。而HD 6790由于性能相对中低端产品有较为明显的提升,基本满足了在三屏下流畅运行的条件,因此本次参加评测的HD 6790无一例外地都加入了Displayport接口,都在“特殊设计”子项中获得1分的加分。

性能和稳定都不能少

对大部分用户来说,在选购千元级显卡时,只需要参照本文那5个衡量千元级显卡优劣的标准即可。首先是游戏性能,在这个价位段上GTX 460和HD 6850的性能是好的。不过这类产品并不多,而且诸如用料等其他设计比不上GTX 550Ti和HD 6790中的佼佼者。因此除了游戏性能,你还需要关注供电设计。这个价位段的产品起码要拥有不低于3+1相的设计,好还能使用优秀的料件。此外,散热能力也不可小觑,我们建议购买带热管散热设计的产品。测试中,带热管的散热器性能明显优于使用不带热管的散热器。至于静音效果,也不容忽视。玩家可以参考本次测试的静音效果来加以判断。以此为基础,你还可以以个性化需求出发重点关注下显卡的特殊设计。

分享到:

用户评论

共有评论(4)

用户名:

密码: